知书 明理 刻苦 图强
教学观摩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2016年初冬广州考察学习报告
供稿人:刘卫国 部门:教研处
考察行程篇
2016年11月21~25日,宜丰二中第二批考察团一行十二人在冷达扫、刘卫国同志率领下远赴美丽的羊城广州市考察学习,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们怀揣着南下取“教育真经”的梦想马不停蹄地依次考察了广州市荔湾区花地中学、金道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这几所中学虽然办学时间和历史迥异、各具特色,但它们共有的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校园、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研究性学习与特色课程、精细化教学管理、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品牌名师的培养、对教师职业幸福之源的探究、跨越式提高的中高考成绩,都给我们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学校简介篇(之花地中学)
花地中学是隶属于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的公办初级中学,系广东省标准化一级学校,广东省首家小班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始建于1978年,于2004年由广州市第119中学和120中学合并而成。有南、北两个校区,目前有18个教学班,学生429人,教职工89人。
校名由来:花地,荔湾南部芳村核心地带,与西关一水之隔,明代始河滩草坦植灰。花地,原名‘’花埭‘’,后渐称花地。千年花乡闻名遐迩,是“中国第一花乡”。该校充分利用这段悠久的历史精心打造“花香水秀,'埭'杰人灵,地缘校情”的校园文化。
品牌特色:2010年9月,评为广东省首家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2014年11月,评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2014年11月,评为荔湾区首批跨越式发展学校,2016年11月,评为荔湾区首批“未来学校”项目单位。
品牌特色:1、品牌名称:“花埭·幸福园”特色体系2、核心理念:满足需求,提升品质,自然生长。3、发展目标:自然生长,幸福成长。4、主题词:营造环境,提供内容,设计活动。5、特色路径:融合地缘——融汇文化——融炼特色。6、一个中心,八大体系:中心是“花埭·幸福园”,八大体系是:茂香·校本课程(三棋、烘焙乐园、花地寻踪)、醉观·科技特色(无线电测向、机器人、om、多媒体制作)、两宜·体育特色(弹力操、进攻足球、竞技篮球、啦啦操、竞技柔道)、合记·星章计划(评价)、新长春·智慧校园(翻转课堂多媒体平台、无线 wifi覆盖ipad进课堂、线上学习——电子测速)、纫香·班级文化(班徽、寄语、价值口号、作品展示墙、文化讲解员、班级管理双班主任制)、群芳·课堂模式(小组围坐、同组异质、四环节、双师制)、翠林·艺术课程(艺术美术特色班、合唱队、剪纸班、街舞。)。7、特色品牌目标体系:一生、一书、一艺、一话、一字、一技、一礼、一品。
成绩(跨越式发展):1、课题:省级3个、市级4个、区级8个 2、集体获奖:国家2项、省6项、市33项、区105项 3、15位老师正式公开发表论文。4、中考年级平均分由2014年的497.8提高到2016年的611.2。
学校简介篇(之金道中学)
金道中学是荔湾区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创办于1995年9月,是广州市地铁拆迁安置小区的配套学校。它以信息技术教育和体艺科技特色教育闻名于省内。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学校 ,广东省教育资源库建设指定参予学校。学校提出了“內铸金道精神,外树金道形象的口号,明确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办学理念。中考成绩历年来位列全区39所初中的前三名。学校为了改变落后面貌,以信息技术作了教改切入点,全校教师100%能够使用多媒体,60%教师能熟悉开发课件,100多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27个,省级4个,市级39个。校长黄建国向我们传达这样的愿景:只要乘坐“金道”地铁,就能四通八达,从而让每个金道中学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金道中学的体艺科技特教育成绩斐然。1、羽毛球项目获市单项第一名、团体第四名。2、足球项目,获男子全市第三名,女子进市决赛。3、机械创新赛获省一等奖。计算机项目获全国一等奖。无线电测向获省二等奖。4、今年设立无人机项目(找家长赞助该项目)获省港杯“四摩一电”比赛银牌。
学校简介篇(之真光中学)
真光中学创办于1872年,由美国人那夏理女士创办,初名真光书院,至今有144年悠久历史。它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真光中学高中部有60个教学班,3100多学生。2007年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者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学校和广东省德育示范性学校。有237位专任教师,中学高级105人,研究生学历60人。
校名出处:《圣经》:“是乃真光普照乎万众之人”。现代释义:真光,求真理,随光明。——让人怀着一颗追求真理与热爱光明的心灵,以真理为灯火,以光明为希望,成为欢欣向上的主体。
校训:“尔乃世之光”。
校祖遗训:“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若不行。”
理念: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创造性做。
发展目标:把真光建设成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特色化的知名完全中学,为每个学生的优质发展奠定基础。
“十三五”发展规化、战略定位:以品牌化为发展抓手,以特色化为发展目标,以信息化为发展平台,全面推进学校高端、优质、特色发展。
成绩:真光中学是广州市老城区区属学校唯一一所连续八年进入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十强行列的学校。
跨越式发展的高考成绩(2011年与2016年对比):1、一本人数:129人——420人 2、一本上线率:16.39%——53.98% 3、本线上线人数:654人——762人 4、本科上线率:83.10%——97.94% 5、总上线率:99.36%——100%
教学理念:切问近思,自能发展 。问题提出(切问)、问题思考(质疑)、问题解决(探究)、问题深化(近思)、问题拓展(迁移)2016年9月,高一年级开展分层走班改革。
抓好教师培训工作:(一)青师进阶计划(二)名师助力计划(三)全员发展计划 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让学习培训成为真正的福利。
真光教育九大行动计划:一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真光德育行动计划;二是“丰富学习经历,增进学生才干”的真光课程行动计划;三是“切问近思,自我发展”的真光课堂行动计划;四是“享受教育,成就自我”的真光教师行动计划;五是“真之爱,世之光”的真光学生行动计划;六是“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真光管理行动计划;七是“爱即真光,真光即爱”的真光文化行动计划;八是整合校友资源,共促学校发展的真光校友会行动计划;九是“校家社相依,人事物共进”的真光家校共进行动计划。
感悟思索篇(之教师)
真光中学校长陈秋兰结合自己校长的工作实际,谈到教育事业的真谛:从事业的角度看,与成长中的生命打交道,分享孩子生命成长的幸福,这是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之源。教师的“幸福”体现在“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做人”带来的归属感。真光中学怎样帮助教师获得成就感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定并落定以下三个计划:(一)青师进阶计划(二)名师助力计划(三)全员发展计划 并设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让学习培训成为真正的福利。怎样帮助教师获得归属感呢?为退休教师举行欢送仪式,让他们像影星一样走红地毯,师生来夹道欢送。为新入职教师举行迎新仪式,也走红地毯,师生夹道欢迎。这样让每个教师都以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引以为荣,从而找到归属感。这些做法值得学校领导借鉴。
真光中学提出教师应具备六种精神:1、终生从教的敬业精神;2、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3、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4、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5、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6、不计得失的创造精神。并提出真光的教师观:教师第一,为了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
感悟思索篇(之校园文化传承)
真光中学注重“以文润德,以文化人”。1、爱的文化:“真光就是爱,爱就是真光。”——罗刘心慈校长 2、行的文化:“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如不言!” ——校董那夏理女士 3、创造文化:“创造建设精神”——何荫棠校长 4、和的文化:1872年创校之初,建立级社制度,被学者称之为史上最早的学习共同体。可以看出真光中学历任校长均十分注重打造“真光文化”,重视校园文化的传承,并且与时俱进,赋予校园文化崭新的时代特色及内涵。
我校黄建德校长在2003——2007年任职期间,曾提出并努力践行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现代人”的校训。“责任”的内涵,大而言之,要有爱国心,对祖国要有责任心;中而言之,要有爱学校、爱班级团队的责任心;小而言之,要有爱自己个人的学业、教学事业的责任心。学校领导要有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强烈意识和责任心。并要求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把自己管理部门的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也是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打造“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做法与花地中学的“花埭文化‘’和真光中学的“真光文化”极为类似。
龚绍明校长在2007——2016年任职期间,注重“打造高中特色教育,做精做强初中义务教育”。从外地引进江右学校和我校联手,扩大了特长教育规模,提高了二本升学率,扩大了宜丰二中知名度。这一点和金道中学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何“走出去引进来”借南粤校园文化的“东风”与时俱进传承并打造宜丰二中校园文化的崭新内涵,是摆在我们学校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附外出学习考察成员名单:
冷达扫、刘卫国、江山、黄细香、李国平、谢荣华、李昔莲、刘军民、熊洁琴、李贇、幸锦林、刘一卫
版权所有:江西省宜丰县第二中学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24位以上颜色、Netscape8.0、IE10以上版本和最新版本的各类浏览器
地址:宜丰县城城东南路102号 电话:0795-2756183 邮编:336300